英国学者艾伦.卡拉汉(ProfessorAllanKellehear):「不管是职场、学校或社会环境中,当身边亲友家里有人过世,都是独自悲伤,…………」
这段话其实也点出了现代人面对死亡的茫然与无助!!
什么是「死亡识能」?简单一句话来说:
死亡识能是指个人对于末期和濒死照护相关信息,获取、理解及使用的知识和能力。
一个人面对生命的态度我们称为生命识能,生命识能包含了健康识能(HealthLiteracy)与死亡识能(DeathLiteracy),可以说是一种在生命历程自始至应该终持续具备的能力,即个人在面对生死议题时所具有的人生智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出版之《健康促进辞典》(HealthPromotionGlossary),其中健康识能词条指出:「健康识能是一种认知和社交技能,个人为了要促进和维持自身或社群健康,去获得、理解和使用与健康相关讯息的动机和能力。」一般民众自我照护的能力,与健康识能的高低程度有关,健康识能不仅仅只是能阅读卫教小手册、生病时能替自己挂号,更强调能取得并且可以有效使用医疗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健康识能重视的是「赋能(Empowerment)」的概念,具有高度健康识能的人,会透过改变个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等行动,来改善个人和小区健康。
「死亡识能」相较于比较为人所知的「健康识能」的概念相当雷同,只不过是将执行的场域范围扩展专注在生命的末期。
死亡识能是一种对于生命末期即将终止做好相关计划的know-how,需要相关经验累积与建构,是一种正确理解死亡的态度,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执行末期人员意愿的魄力,以及使用「末期及濒死照护」相关信息与服务的知识与能力。
比起「健康识能」强调的是赋能予病人方,应用在就医及健康促进行为、慢性病照护上的医病沟通,「死亡识能」比较着重在透过经验式的学习累积能量。根据澳洲过往相关研究发现,居家末期、濒死人员的照顾者,会在照护的同时逐渐学习并累积照护的知识和技巧,一步步学习如何能照护病人在家往生。而这些照护经验及死亡识能的累积,也会逐渐转化成照护者自身未来再度面对照护末期、濒死人员或自身面对死亡时的照护能量。
「死亡识能」的特色与组成的四大面向
澳州学者KerrieNoonan等人之研究指出,「死亡识能」的培养与养成应融入生活并纳入健康促进方案中,并於末期病患医疗照护家庭会议中提示,透过共享决策(Shareddecision-making)过程,病人、家属及医护团对一起做出最符合病患意愿的医疗照护计划。而「死亡识能」则在以下四大面向表现
1.获取知识(Knowledge):
这不仅仅只是医学上的医疗与照护知识,也包含了濒死症状识别以及身后事准备。
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与申办流程(死亡证明开立、销户、殡丧、继承等)
预立医嘱或意定监护
2.习得技巧(Skill):
除了指医护团队照护末期、濒死人员的能力外,还包含家属共同的参与,并争取其他亲友的支持等社会沟通能力。
病患往生后,提供符合国家法律与社会风俗的照顾仪式(如:大体护理、殡丧、哀伤辅导等
3.经验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
「死亡识能」往往建构在个人生命经验与过往事件中,每个人从小至大一定有经历过「死亡事件」的经验,如家族长辈、宠物死亡,甚至有照顾过临终亲人或病人,透过实际经历或参与「死亡事件」以不逃避、不回避的态度方能正向的累积学习生命教育。
对于生命末期照护过程可能出现的状况及能提供的资源有所了解与掌握。
4.社会行动(Socialaction):
国家政策引导、社会群众参与、学校师长教育、家庭亲人培伴
个人参与及陪伴临终病人的经验,就有可能成为家族中,甚至小区中提供或传播生死智慧的关键人物与宝贵资源。
提升「死亡识能」对眼前当下的生命更加珍惜与把握
为个人提早做好养老健康促进规划,以及终末期医疗照护计划。
面对的挑战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讨论生命末期预想或是死亡相关议题依然受人排斥、甚至是一种禁忌,使得生命末期的病人可能至死都没有机会及早表达自己所希望的医疗照护以及生命末期愿望。安宁疗护在近几年才渐渐被提起,而「死亡识能」的提升不单是对病患及家属能对于疾病、治疗预后能有正确的认知,产生合理期待;同样的对医护人员也能思考:何时「放手」的智慧与慈悲。
「我们无法替生命多增添一些日子,
却可以替日子增添一些生命。」
生、老、病、死是谁都回避不了的课题,我们都以欢悦的心情经历了「生」这一站,但对「老」、「病」、「死」总是不愿认真面对,似乎是不谈它就不会到来。
由于高龄人口快速增加,「优质老化(GracefulAging)」的概念,也将成为显学,成为各界关心的议题,普遍认为如果年长者能够维持身心灵的健康与社会参与,即达到优质老化的境界。本团队编集出版《银杏叶黄时~~优质老化参考手册》,以「老」、「病」、「死」、「爱」、「学」五个区块,提示目前大家所缺失的生命教育课题,不抱怨、不回避,只有直面「老」、「病」、「死」这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人生才能更加圆满与完整。只要作好准备,除了“老有所依”更要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用”优质老化每个人都能作得到!!!!
扫码购买手作文创金属书签
可选择加赠《银杏叶黄时~~优质老化参考手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