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郑XX(邛崃市五年级学生)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时之景,各有佳处,而殊胜者唯在春朝。
时和气清,百草滋荣。赏柔条于芳春,察远山之色变。白雪初消,神州之肌骨可见,残冰渐融,清泉亦泠泠作歌。
既而东风渐起,陌上花开。且喜杏花微雨,沾衣欲湿;又恐杨柳风寒,病体难安。唯清茶一盏,素书满床,且伴春雨暂成眠。
暮春三月,空庭春晚,灼灼之桃,亦飘摇零落。惨淡时光,易伤人怀。听漏声相将,闻街鼓隆隆,方悟千年弹指,而盛景难再。忆昔夫子临川而歌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然衔烛之龙难追,而峥嵘岁月在手。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恰宜积学储宝,酌理富才,盛世文人墨客,正在吾辈。
点评:
你对时间和文学的理解都让老师觉得惊艳!你的诗词化用得很自然,还用到了老师在课上讲的典故,真的很棒!
就像你说的,时光易逝,所以更要珍惜时间,老师期待你的才华大放光彩~
夏
胡XX(荆门市五年级学生)斜月溶溶,清风淡淡,才伤春暮,又惊夏深。
仲夏难耐,开轩纳凉,唯阴阴夏木、习习凉风,动心可人。近观纤草萋萋,远见长松落落。皓月当空,遥想澄江如练,似闻水声潺湲。
依声而往,缓行林间,蝉噪鸟鸣,空翠沾衣。行百十步,渐觉莺啼远淡,而蛙声愈烈。寻声疾走,忽见接天莲叶,十里菡萏。花开欲燃,香风满院。
濂溪先生赞之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当此景,方觉先生所言甚是,古人诚不欺余也。
夜凉如水,寒露侵阶,不得已,舍之而反。蝉静鸟眠,萤火点点,惟愿今日之景随风入梦,常驻心间。
点评:
这场夏夜的漫游真的很吸引人啊!从你的文字中,老师发现你化用了很多诗人的名句,看来你平时读书一定很多呢。
尤其是你对荷花的描写,让老师想到了周邦彦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希望你以后和他一样棒。
秋
肖XX(兰州市五年级学生)天惨云低,秋风渐起,雨打芭蕉,梧桐叶落,当此萧瑟之境,谁人不生悲秋之心。秋风秋雨愁煞人,古今悲歌,多临秋而叹。
然虽有秋词千首,余唯喜梦得一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君只叹风萧树急,木叶飘摇,而哀情顿生。然未见银杏叶落,翩然若蝶舞凌霄,灿然若金箔铺地,不亦艳绝?又橘黄柚绿,红柿白霜,非此秋日,何处可寻?更兼风吹麦浪,瓜果飘香,中秋团圆,游子归乡,正当喜也。
秋风飒爽,金菊凌霜,我辈少年,当怀傲雪凌霜之志,莫做儿女之态,起对景伤怀之心。
点评:
将萧瑟的秋天写得这么丰富多彩,生机盎然,你一定是个特别乐观的小朋友吧。在你的文字中,老师感受到了满满的壮志豪情,希望你继续努力啊!
冬
张XX(金华市五年级学生)吾生来爱花,春桃、夏荷、秋菊,各自可爱。然北国之冬,寒梅不开,肃杀满眼,故一年四时,唯觉冬日可憎。
后学诗,闻岑嘉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诗,茅塞方开。
北国之冬,非无花可赏也,唯心细如针,神思飞动者方能见之。近察之,则见雪花晶莹,形色殊异。细雪无香,铅华洗尽,冷艳独绝。顿觉天地间百花失色,余情之所钟者,冬雪而已。
落雪凝霜,风寒彻骨,唯兰室之内,薰风和暖,恍然若春。学古人之雅兴,聚良朋于一室。余非谢家玉树,幸有孟氏芳邻。赌书泼茶,温酒吟诗,虽岁暮天寒,不亦乐乎?
点评:
谢谢你让老师知道,原来雪花就是北方冬天美丽的花!从不喜欢到喜欢,你抓住了雪的精髓,展现了冬日的美景,让我们都爱上了这个冬天!
孩子们的文章还很稚嫩,有细节的错误,也有模仿的痕迹,但他们的努力和才华,他们一点点的进步都令老师们由衷地欣慰。古文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学好古文,不仅仅是为了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中国。大语文的时代已经到来,国学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这些孩子,学得不是枯燥的字句,而是一种传统的审美,一种平和的气度和一种生活的智慧。在同学们的古文中,我们发现:腹有诗书的孩子,原来真的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掌握方法,更要有生活积累和写作素材,聪明的妈妈会为孩子选择《每日一段作文素材课》。课程由北大硕博士老师带着孩子精讲精练,从多本名著中选择数万条精品素材,教孩子选取素材、积累素材、使用素材;同时采用炫酷动画+幽默讲解的形式,趣味十足,让孩子日积月累,提高阅读量,轻松学好作文。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