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叶子的秘密已get√
中2班活动背景:“老师,这里有一片漂亮的树叶!”,“这片红色的更好看!”,“老师,这片叶子有个小秘密!它上面有很多小斑点,好像一只只小虫子啊!”,“大家快看!这些树叶是从上面那棵大树上掉下来的,树上的叶子还要漂亮!”......
一次餐后活动,我带领着小朋友在校园里散步,走到竹林中,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了很多漂亮的树叶,他们兴奋地捡起来观察,然后迫不及待向同伴和老师展示。
《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基于幼儿的发现和兴趣,我让他们各自捡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带回教室继续探索,生成了本次活动“叶子的秘密”。
一、叶子博物馆
01寻找树叶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一找树叶~
哇!原来,家门口、公园里、小河边……到处都有树叶的身影。
02收集树叶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叶子,选一片你最喜欢的,带到幼儿园,和朋友一起欣赏、探索、研究吧!
03我眼中的树叶“这是我家的橘子树上的叶子”,“我带了黄色的叶子,在公园里捡的,爸爸和我说这是银杏叶,而且银杏树上还会结果子的”,“我的是枫叶,比你们的都要漂亮!”……
赶紧拿起小画笔,让孩子们把他们眼中美丽树叶的样子用画笔记录下来。
在幼儿的回忆中,我通过倾听、观察、谈话,及时捕捉他们的已有经验,有趣的叶子给予了孩子们许多美好回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创造了自由、轻松的氛围,鼓励支持孩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我表现、充分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使活动成为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叶子实验室
01叶子的结构经过仔细的观察、探索、研究发现,叶子是由叶肉、叶脉、叶柄三部分组成。
我把孩子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成了一面展览墙,上面的叶子可以随意取下,供孩子尽情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探索叶子的颜色、形状和特征。
——“咦?这片叶子有点不一样,它的叶柄有点粗,叶子摸起来还滑滑的。”
——“我也来摸一摸。”
——“老师,这个是什么叶子啊?”
——“你们先闻一闻,再猜猜看。”
——“诶,有点香香的。”,“这个味道有点像……”
——“提示一下:它是一种水果的叶子哦。”
——“是橘子!”
——“答对啦!”
孩子们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充分感知了叶子的特征,培养了观察能力,激发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02叶子的作用——“老师,为什么树上会长叶子呢,叶子有什么用啊?”
——“叶子的用处那可多了!植物和我们人一样,需要呼吸,叶子上的小气孔就像鼻孔和嘴巴,帮助植物顺利呼吸……”
——“这样啊!老师,我还发现有的树上的叶子是绿色的,但是有的已经都黄了,怎么回事呢,是树变老了吗?”
根据孩子的疑问,我结合课程开展了一节有趣的科学活动《常绿树和落叶树》,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两种树的区别,扩展了孩子的知识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好神奇啊!那叶子可以吃吗?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一个小馋猫又提出了疑问。
——“你们先猜一猜,和小伙伴讨论一下。”
任务:回家请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然后当一回小老师,把你知道的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
03叶子品鉴第二天一早,有的孩子刚刚到教室,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跟前,把了解到的知识告诉了我,也分享给了小伙伴。
——“老师你知道吗,有很多叶子是可以吃的,昨天妈妈告诉我,香椿树叶可以炒鸡蛋吃,很香很好吃的,还有银杏叶可以泡茶,我奶奶有高血压,喝银杏叶泡的茶可以降血压呢!”
——“枇杷叶也能泡水喝,我感冒的时候,妈妈经常会煮枇杷叶的水给我喝,可以治疗咳嗽。”……
刚好,我带了枇杷叶和绿茶,把它们泡水煮沸后,让幼儿品尝。
采访时间:你喝的是哪一种,味道怎么样?
——“我喝的是枇杷叶泡的水,有点苦苦的。”
——“我也喝的枇杷水,它的颜色是红色的诶。味道有点奇怪,但是喝下去很舒服,感觉我的咳嗽很快能治好!”
——“我喝的是绿茶,很香。”
这种互动式的交流让幼儿畅所欲言,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已有这方面经验的幼儿,他的想法很有价值;而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幼儿,通过询问请教,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还学到了许多关于叶子方面的知识,锻炼了在集体面前大胆提问、乐于分享的能力。
三、叶子艺术展
01树叶贴画亲子作业——树叶贴画
看!孩子们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充满了自信,脸上都流露出了骄傲、自豪的神情。
02树叶印画选择一些形状好看的树叶,涂上颜料压在纸上,或者把它放在纸下,用蜡笔涂一涂,一幅独特印花图完成!
03树叶喷绘把树叶放在纸上摆出好看的造型,用颜料水喷一喷,晾干后,简单、美观的艺术品又诞生啦!
04树叶窗花孩子们发现梧桐叶造型奇特,于是,照着它的轮廓描一描,画点图案装饰一下,剪下当窗花很合适,就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05树叶书签——“老师,我的树叶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卷起来了呢?”
——“因为它离开了大树,失去了水分,所以很容易干枯卷翘。”
——“那怎么办,我很喜欢这片叶子的,怎么才能让它一直漂亮下去呢?”
——“emmm,有了,老师把它们都塑封起来,当做书签,可以保存很久哦。”
孩子们拿到了树叶书签,很是兴奋:“陈佑熙你看,我的树叶书签像一条芭蕾舞的裙子”,“看我的,这里两片叶子叠起来了诶”……
四、叶子游乐园
叶子不仅好看、作用多,也很好玩哦,我们一起来玩转树叶!
01树叶风铃给叶子穿上五彩缤纷的外衣,串起来,系在树枝上,但要注意平衡哦,两边要差不多重才可以,挂在教室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2树叶串串①用麻绳打个结,把大片的梧桐叶串进去,编成一条创意草裙。
——“哈哈哈哈,老师,这个好像是野人穿的衣服啊。”
②选择小片鲜艳的枫叶和银杏叶串进手链,一串DIY手链就制作好啦。
——“戴在手上大小刚刚好,真漂亮!”
03树叶跳跳跳树叶版的跳格子你们玩过吗?看,孩子们跳得老高,拍照定格的瞬间,都成了“空中飞人”!
04会跳舞的树叶风筝——“老师,我觉得梧桐叶的形状有点像妈妈给我买的风筝,风筝可以飞得很高很高,那树叶可以吗?”
——“我们试一下就知道了。”
于是,我用梧桐叶做一个简易版风筝,带着孩子们来到户外实验,外面吹着微风,但光是微风还不够,需要我们逆风奔跑起来。我先试了一下,高举着叶子快速跑起来,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了:叶子一边飞还一边转着圈跳舞。
孩子们高兴地又蹦又跳,纷纷鼓掌叫好,跃跃欲试。但孩子们玩得时候,出现了小插曲,叶子不仅没有飞舞起来,还低低地落在地上。
——“怎么回事,为什么我的风筝飞不起来?”
我引导孩子们一起讨论,尝试解决难题,孩子们提出了各种猜想,最后共同总结出了几个可能的失败原因:①麻绳太重、太长;②叶子太小;③叶子不完整,破了2个小洞;④小朋友跑得太慢了。
总结了经验,我们马上做出改进,绳子换成了稍微短一点的轻毛线,叶子选择了一片又大又完整的。
再次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孩子高举着改良版风筝快速跑起来,叶子飞舞起来啦,实验成功!
活动总结:
《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本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借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树叶,让孩子们探索不同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及用途上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其表达和大胆提问的能力。
教师在活动中起了一个“支架”的作用,努力做孩子们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孩子在探索中构建新的认知,师幼之间形成了合作探究和共同成长的良好互动环境。
活动的最后,我引导孩子们谈一谈:对于《叶子的秘密》,你还有哪些疑问?我们还能探究些什么?鼓励孩子们说出更多感兴趣的内容,给孩子们留下了“思考题”,为今后的探究性学习埋下了伏笔,也体现了此次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生成性。
作者:杨波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