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建校六十多年来,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积淀了丰厚的教育底蕴,培育了独特的学校品格,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与学校精神
道路楼宇
校内主要道路共六条,多从儒家经典著作中取义而命名。厚德路:育人润物恢恢有容静安路:秉持初心雍雍穆穆明哲路:见微知著察事明理
笃志路:志向既立坚忍不拔
凫山路:滕西文脉惟我凫阳弘毅路:宽容刚毅任重道远
校内教学办公区域大楼多以励志进取角度命名。
志远楼
志浩楼
尚文楼
明德楼
博学楼
敏行楼
知惜楼
学生宿舍楼都以“雅”字命名。
正雅楼
静雅楼
淑雅楼
韵雅楼
广场花园
校园整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巧妙利用地形和建筑特点建设了十余处精致小巧的花园、广场和树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一处银杏林、两个小广场和两个主题花园。
凫山广场
凫山知名,历史久远。《诗经·鲁颂》有“保有凫绎”的诗句,“凫”即“凫山”。年设凫山县,县城驻地设在今天的大坞村;年首建凫山中学,选址在今大坞镇和福村西福胜寺遗址,即今我校校址。广场名为“凫山”,意在铭记学校悠久历史,发扬三中人筚路蓝缕、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为振兴滕州教育而呕心沥血,无愧无悔!
桃李园
桃李园四时风景宜人,春天黄鹂鸣柳,夏日蜂蝶含香,秋来修竹望月,冬至松柏映雪,更兼清风匝地、假山玲珑,流泉滴翠、游鱼自乐,是校园中难得的福地。小园名为桃李园,义取双关,一则合园中花木葱茏、成果丰硕的景象,二则喻学校以德育人、助推成才的宗旨。
历史文化广场
历史文化广场主体是历史文化墙和司马迁半身塑像。历史文化墙正面刻有中国历史朝代图表,背面是中国历史朝代更替《三字经》。
司马迁塑像采用青铜材质,取坐姿铸成。塑像脸庞瘦削,剑眉入鬓,双目如炬,流露出刚直不阿又忍辱负重的大无畏气概。
中国历史朝代图表
科技创新文化园
科技创新文化园主体部分是百年树人景观石和两座蘑菇亭。
景观石为届毕业生捐赠;蘑菇亭柱设计成三个平面形状,简要介绍了墨子、鲁班的历史贡献和文化影响,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发展进程和重要成就;蘑菇亭西,有一列长长的座椅,仔细看去是一个平放的“问号”。
银杏林
银杏林始建于年,有近百株银杏树。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状。树冠浓密,有降温作用。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银杏的花语是“坚韧与沉着”,代表了永恒的沉着的爱。
雕塑石刻知识殿堂启志
学校雕塑石刻介绍
校史馆校史馆坐落在学校德育园内,是德育园的核心。由学校初建时的一排老教室,经修缮加固建成。
校史馆(德育园)
学校办学历史、历代名师名校友、学校办学成就及荣誉,分列于4个展室中,内容自西向东依次铺开。全部展示内容共分“序歌”、“温暖”、“回眸”、“腾飞”、“华彩”、“翰墨”、“期待”七个部分。
校徽校歌
滕州三中校徽主体造型为同心圆环,同心圆环形似充满动感的车轮,寓意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势。外圆蓝底白字,代表博大、包容、理解、自由,象征着学校为三中学子提供“天高任鸟飞”的成长平台和发展空间,蓝色圆环上下方分别为中英文校名。圆内部分为汉字“三中”变形。“三”字分别由蓝、红、绿三种颜色组成。蓝色代表纯净、清远,寓指蓝天,象征师生拥有高尚的情操、高远的志向;橘红色代表热情奔放,形似打开的厚厚书本,体现了三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同时也体现着“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绿色代表崭新的希望和强大的生命力,寓指三中幽雅、舒适、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象征着三中办学天地之广阔,学子求知之无涯。“中”字为红色,形似昂首奔跑的人,体现了三中学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象征着学校教职员工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人生追求。
滕州三中校歌
?
?作词:段正龙作曲:张冕原唱:刘飞孔皓深深地爱着她,滕州三中美如画。歌声嘹亮进学堂,一轮旭日伴朝霞。
深深地爱着她,滕州三中我的家。
师长期望记心间,有为青年迈开步伐。
书声琅琅勤学习,三中学子精神焕发。
春风化雨桃李香,爱岗敬业护春花。
胸怀壮志奔前程,慈母恩深我们报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舍我其谁报效国家。
深深地爱着她,滕州三中美如画。
歌声嘹亮进学堂,一轮旭日伴朝霞。
深深地爱着她,滕州三中我的家。
师长期望记心间,有为青年迈开步伐。
书声琅琅勤学习,三中学子精神焕发。
春风化雨桃李香,爱岗敬业护春花。
胸怀壮志奔前程,慈母恩深我们报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舍我其谁报效国家。
编辑:刘新华韩庆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