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之狡辩·现场打脸
随后,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出示营业执照,对方却辩称:“我们只是帮亲戚开的修车厂做员工餐,不对外营业。”
而当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给出修车厂老板姓名、联系方式时,经营者的回复:“我不晓得他叫啥名字,只有他的电话号码。”
随后,当执法人员要求出示健康证时,老板称只有掌勺的师傅在几年前办过一个。执法人员立刻告知,“健康证的有效期只有一年。”
对此,老板说自己不知道,执法人员怒怼“你这个也不知道,那个也不知道,就知道挣钱!”
没想到老板更生气,说:“你说我挣钱,我还没有挣到钱,你们就来了!”
经过初步调查,该外卖点是一家无证经营的家庭式餐饮小作坊,通过电话预定等方式,为一些小企业提供员工餐或其他类型的集体餐,目前没有进入网络外卖平台。目前,相关单位已要求该店立刻停止非法经营,并在规定时间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城郊监管所接受调查询问。以次充好·背地操作
看到这里,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上面这个小作坊,还没有进入网络外卖平台。但是那些平台上的外卖就全都让人放心吗?
小编有一个曾妄图杀进外卖圈的朋友,前年在沈家坝开了一家店,主营卤肉饭、排骨饭等盖饭类食品。
饭菜是真好吃,但当他经营了大概3个月的时候,却告诉我:“我的店可能要kou(倒闭)了”。问及原因他说:单量上不去,每天去市场买肉、买菜价都没法讲。每个月的营收减去洗碗阿姨的工资,感觉自己是在给阿姨打工。但其中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很多卖盖饭的店都用的加热速食包,成本最多才1、2块钱,对比下来自己的售价完全没有竞争力。哎~是如何把有盐有味的速食包成本压到1、2块的?其中的猫腻恐怕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关于其他类外卖食品的猫腻,知道的小伙伴快来留言区里给大家透露一下噢~外卖包装·也会致毒
就算外卖商家按照食品安全要求操作,但是在包装这个环节也会出现危害健康的情况。
快餐盒一般由聚苯乙烯制成,受热后分解聚乙烯单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对致癌物做了5个分类,苯乙烯单体被列入2B类。
但是,谈毒不谈量等于耍流氓,苯乙烯单体迁移量取决于接触的温度。
直白的说,就是快餐盒释放的苯乙烯会危害健康。高温外卖吃得越多,体内残留的苯乙烯单体就越多,对身体危害越大,会容易致癌。
一年天,想想也是听可怕的,但是小编写这些也不是想吓大家,只是为了让小伙伴们心里有个数。总的来说,有条件的就尽量在家吃,没条件的尽量选自己去过或者大品牌店的外卖。健康就像是空气,拥有的时候难以察觉,失去的时候令人窒息。#今日话题#关于外卖,你有什么想说的?
点亮小花,说说你的看法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