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有一个梦想,坚持下去
请相信终有一天太阳会升起~
《奔向民大的研路纪实天》
人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的那天。
这两年我最害怕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你现在在做什么啊?”我总说不清楚,因为我知道我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做完,我把考研这个小目标坚持了三年,也终于做到了。
生活充满戏剧,从第一年分进入复试,最终差0.12分被刷掉;到第二年分,单科和却因未达分线而进不了复试;还有无数的调剂申请被拒绝,和我拒绝掉的调剂录取通知;最终第三次终于考到+,却碰到疫情复试迟迟不来。这一路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成绩,更是一段可以谈及的人生和故事。
《奔向民大的天考研纪实》
现在是年6月,距离我定下要考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这件事,已经过去3年了。
是啊,我终于做到了。
都说考研这件事一旦拿起,不达目标再难放下,考研慢慢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一场单纯的考试,它融入了我的人生,丰富着我、侵蚀着我、也重塑着我。我曾经无数次接近胜利,又节节败下阵来。
有一个段子说,祝你在年完成年制定给年的,关于年的小目标,怅然发现,这就是我。一次次地从头开始,摧毁着我的自信和精神,可是我不能放弃,我的故事还没有写完。
01故事一:想学新闻的高中生想学新闻是高中时候定下的目标,高二时老师让我们把自己的目标院校、想去的城市写下来贴在墙上,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愿望,就在所有文科的专业里挑选了新闻学,觉得合适。
那时我也从未想过,这个念头,一动就是7年。
高考报考的时候我任性地在第一志愿全部选择了新闻学,但天并不遂人愿,我被调剂了,想要转专业困难重重;大学时每每谈到新闻与传播,我的心中都像燃着一团烈火,浑身血液沸腾。
考研时我十分欢喜,因为我每天都在向我的热爱靠近一步,进一寸欢喜一寸。此时此刻,是我距离当时想法和执念最近的时候了,我终于把自己的想法坚持下来并且实现了。
(三年考场上的座位条)
02故事二:3月29日
3月29日这个日期,于我来说是考研的纪念日。
年3月29日,我定下了要考中央民族大学的目标,我觉得一切都太合适了,学校、专业、题目风格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一般,我告诉自己,定下了就不会换了。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告诉自己“身披一件黄金盔甲、脚踩一朵五色祥云,去追一片光明”,便开始了旅程。
年3月29日,我结束了复试,表现一般甚至差劲,那天北京雾霾很大、心情很差,但我还是对未来充满着期望和憧憬,觉得生活该给我一个交代。我又发了一条朋友圈,“看到了生活的努力与不易、辛酸与无语,无论结局如何,我都知道了要奔跑。”话虽如此,我却做不到如此坦然。
年3月29日,二战的我未进入复试,我一直说不想强求自己,初试成绩和去年差不多就行,我在出分前不停祈祷,“不用太高,、就行”,是的,我考了,专业课和,虽然这一年的分数偏高,排名偏后,我仍幻想进入复试即可,但是没有,因为专业课划线。所以这一年的3月29日,民大已经录取了新一批学生。没有我,我也没有再发朋友圈。
年3月29日,我在等待,这次初试终于考到了+,然而因为疫情,国家线都没有到来,只有心慌的无尽等待。
03故事三:慢慢靠近民大
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每个和目标院校相关的信息都足以挑动你的心弦,好像每次接触到一件与那个学校相关的事情,就又向那里跨进了一步。
找到了本科院校考上民大的学长会为之振奋,学长做过的事自己也要做一遍;发现报考院校代码和手机尾号一模一样时会为之窃喜,觉得这是上天的暗示;找到一些资料,认识一些一同考研的伙伴,这些都让我觉得在靠近它。
年的日子是美好的,一边我还担任着学生会主席,做着助理辅导员,有些小小的满足和骄傲;另一边我也有沉心的备考,专心的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在吸收、在变强大,不断地努力,一不小心还“感动”了自己。
(日记本上写给自己)年的夏天,我开始专心备考,因为参加了暑期的课程,我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排队狂奔去占教室第一排的座位,又为了上午的效率七点回去睡个回笼觉,乐此不疲。碰到一个十分喜欢的英语老师,我能亢奋地上五天课,然后累倒。
也是这个老师,他懂一些易经,课下我们让他看手相,他和每个人都说没问题能考上,可笑的是轮到我的时候,他皱了皱眉头,说“这个,等过段时间再看看,会变化的”,我当然不信。
暑假的后半程,我们几个每天翻窗进自习室学习,把外卖点到教学楼,睡在三张椅子上。那天晚上回去时瓢泼大雨,我第一次有了学得眩晕的感觉,当时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9月1日我正式开始背书,开启了这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年秋,民大校园内的银杏叶)
距离考研天的时候,我去了北京,逛了一趟民大的校园,拍了几张照片当做我的背景,直到今天。我在校园中捡了几片银杏叶,夹在书中作为鼓舞。我甚至站在民大门口祈求一切定要顺利。
我觉得,民大就在我眼前了。
(这三年我的手机屏幕)
04故事四:我的天台和我的操场
我喜欢宽敞而明亮的地方,所以我背书的地点选在天台。背书好难,背了忘忘了背显得自己像是个傻子,我走的那条路每块瓷砖上都印着我的脚印和写着我的心情,到现在我还记得一些内容是站在哪块砖上背下来的。
这是我的天台,我的烦躁和放松之处,我的秘密基地。
我会在初雪的时候,在天台藏起一枚硬币悄悄许愿,希望我能考上;
我会在每天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向他问候。
我会在毕业前的最后一晚,专门去和它告别,抱着天台的栏杆哭的酸涩,和朋友们一起,向我的天台敬了酒,倾诉了我的不舍和不甘。
(毕业前最后一晚我的操场的样子)天气渐冷之后,我转移了背书的阵地,在正对着一块荒地的窗户旁边。那时候我什么也不会,一个跨考生在摸索着新传的门槛。
然后荒地开始施工了,它挖了土,设计了沟渠,开始建设;它铺了塑胶、铺了草皮、画了跑道,它慢慢变成了一个新的操场。这是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它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于是我每天给它拍一张照片,记录了它的成长史和我的学习历程,这种象征,极有意义。
(考完时张操场的照片)我的状态时好时坏,舍友们都在考研,所以我们互相塑造了一个无可比拟的环境。每天竞争着学习和休息时候的嘻嘻哈哈,并不会让你感觉学得很累,反而很幸福。但我也会因为丢了背诵角落的椅子而难过,因为背不下来书而枯燥乏味,因为小考不过而跑出去看励志电影。
(我们的考研教室)
冲锋号角的吹响在距离考研40天,这是沉浸专注的40天。我没有再放松一刻,也没有再有任何偷懒的念头。我的脑子甚至每天比我醒的还早,在闹钟响之前自己开始“1.2.3点”的背书,我可以每天丝毫不困甚至亢奋。一切都很顺心,也很顺利,年就这样拉上了帷幕。
05故事五:我和民大的一步之遥
从知道自己未被录取到毕业,那段日子充满着酸涩和苦楚,让我再次回想的时候都觉得,那时候的天是灰色的。
正式复试是在年3月28日,复试人数32人,招生24人,初试排名15名,我觉得淘汰的怎么也不可能是我。复试那段时间很不顺利,心很不静,复试前一天我发现自己的政审表好像盖错了章,复试前那几天我不知为什么提不起精神,找不到动力,复试住的宾馆隔音也很差。
(这是我当时复试时抽的签,贴在本子上用来激励自己)复试那天早上雾霾很大,还夹杂着沙尘暴,是那个春天北京天气最差的一天,好像有一堵墙,泛着黄色,仅几十米高,压抑着人喘不过气来,我就在这样的心情下走去了考场,在完全没做好准备时抽到了第三号。
为了让自己显得和本专业同学们一样厉害,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了简历、作品集、H5,还做了一张“火车票”,然后本末倒置,跳进了自己挖的坑里,死在了自己的准备不足之上。
(复试作品集和H5火车票)
可惜我的这趟火车终究是无法到达了
像是冥冥之中的预兆,第二天我想跑去看一场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我没有计算好时间,匆匆赶到时仪仗队正在退出天安门,错过了这场仪式。我自己一个人顺着中轴线一直走、一直走,在景山公园对着故宫坐了好久好久,怅然若失,就像是给我的失败埋了伏笔。
(像是有预感似的,那天一个人在这里呆坐了好久好久)
成绩公布在3月2日下午,那天我午睡的很懵,拿起手机时发现有很多未读消息,匆匆打开在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觉得无论名次如何能够录取就好。细细从上数下来,我只能听到脑子“轰——”的一声,26名!最终录取了25人,我仔细比对着又数了一遍,是的,我和上一名差了0.12分。
这意味着什么?
我失败了是吗?
我静静地坐在地上,再抬头时已是深夜。我平躺在床上,泪水开始控制不住地涌出,我感觉到无比的眩晕,我的脑子里开始浮现像走马灯一般的画面,我考研那一年的每一幕,我的豪言壮志,我的默默隐忍,一夜未眠,不能闭眼。
(很少很少换头像的我,换成了这个)
那时候我陪着奶奶在家里,三天没能吃下去东西,每天我都在劝自己,骂自己水平不够,和各种朋友聊天,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隙,不然就会瞎想。
爸爸看不下去,带我去外面告诉我“我的心情会影响全家的心情”,希望我、也不许我再这样颓废难过,我第一次和爸爸一起去了KTV,把考研时的歌单吼了一遍,这时外面居然下雪了,我们在路上走了好久好久,我好难过。
我真的很想告诉奶奶“我被录取了!”这句话,可惜我做不到。那时爷爷在住院,甚至之后家里人在安慰我时,说爷爷当时病的很重,在爷爷康复和我被录取之间,上天只能眷顾我们家一件事,所以我们当然会选择爷爷,这个“说法”给了我些许解脱。
(和爸爸漫步在年4月的大雪里)我闷在家里,郁郁寡欢,不想返校不想见人,可我必须去完成我的毕业论文。第一天回到学校,我约着大学里最好的朋友,喝了将近一升的青梅酒,这本来是我们约好一起庆功的,却成了我大学喝的最狼狈的一次,“我好难受”,“为什么是我”我不停地在念叨,导致之后很久再提起青梅酒,我只剩下恶心。
我每天都在劝自己,骂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再来一次”“去找工作就好了呀”,明明每天睡前想的很清楚了,觉得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却在第二天一睁眼时又觉得不甘心,这不公平,我凭什么。如此日日反复,至少一周。
(难过时写在本子上骂自己的话,潦草地写了半本)
复试体检手臂上抽血留下的黑青还没散,手机壁纸还没来得及换,打开的电脑网站还没关,复试群里的人还都在,我就被淘汰了。
那段时间我说的最多的就是,
“对,我进复试了,但是没被录取”
“是的,我差了一名”
而我听到最多的就是“真可惜”。
人总是有不断的幻想,成绩出来想着是不是复核错了,拟录取出来想着会不会扩招,扩招出来会不会补录,真是可笑。是啊,我不再挣扎,我去不了了,到不了我想上岸的地方。
06故事六:挣扎在沼泽之中
年9月我开始了自己的二战之旅,我就像是陷在一个巨大的沼泽和泥潭之中,我想向上挣扎,却无奈越陷越深。带着第一次的疲惫和不甘心,觉得只要我撑下来,绝对没问题,我甚至不强求多么高的分数,只要能进入复试,我便会在复试中翻盘,证明自己。
年很不顺心,那年的夏天和冬天,毫不夸张得讲是我自小到大经历过的最炎热和最寒冷,夏天每晚热醒4-5次,每天起床时像洗了个头,必须整晚吹着小风扇才能入睡;冬天暖气特别差,我们盖着被子、搭着毯子、裹着羽绒衣都抵挡不住的冷。
(拍这张照片时,觉得自己和它一样,就困在那里)
我和自己说,有什么想得开和想不开的,有什么甘心不甘心,有意义没意义的,不到明年被录取,一切都是空谈。我拼命地让自己忘掉自己是在二战,像第一年一样,努力地保持着初心。我努力让自己排除一切外界干扰,我把本来计划毕业旅行的钱攒下来作为生活费,好让自己减轻负罪感。我努力排除周围朋友考上开始新生活的欢喜,让自己不去多看。可还是不行,我还是会无缘无故地叹气、沮丧。
实习到九月份结束,为了找回状态,我去了学校后面的出租屋,和我大学二战的朋友们一起。我们都很丧,但都在坚持。我又开始面对着和第一年一样西面的天空,继续想象着未到达的远方,在位移了几百米的地方继续背书。我开始躲避学弟学妹们的追问,在心情烦躁的晚上悄悄去逛逛校园,躲避所有人的目光,羞于谈起二战这件事,仿佛这成了我人生的污点。我每天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搞定我的沮丧,然后继续努力;去责备自己怎么复试前不知道好好用功;去抱怨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两年,一样面向西的天空)我在完全按照第一年的步子学习,我也知道如果我第一年是这个状态的话,我一定进不了复试的。我就在这个困境中,迈不向新生活。很累,我在强撑。我长大了,半年再没发过朋友圈。和朋友们的苦难日子堆叠着每个人的低谷和不如意,所以这份陪伴的情谊弥足珍贵。
我不求分数太高,只求能进入复试,然后好好发挥就好。在分数公布之时,我祈祷:“不用太高,、就好~”。是啊,最终结果就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分数,然后专业课一门未过分的线,不能进入复试。我也不是难过,就是对自己很失望。这一年失败后的我不再愤怒和不甘,就剩下了无奈。
(当时写给自己的微博,可惜泡泡碎了)
我开始不停地调剂,收到更多的是拒绝。我在深夜对着电脑默默流泪,我觉得考研这件事已经开始侵蚀了我的身体,我不抱怨也不庆幸,只是沉默。我也终于收到了我的“拟录取”。
(收到的几个调剂通知,但更多收到的是拒绝)07故事七:再见,民大
年5月26日,上一年的考研早已落下帷幕,我去参加一场很早就买了票的音乐节,原本以前我以为这次是去拥抱民大的,可是生活一步步走来的时候,这好像成为了我和民大的诀别。
在去北京的前一夜,我告诉妈妈,我这次去是和民大说再见的,我和他实在没有缘分。朋友带着我再次参观了民大,看了她们的毕业典礼,吃了她们的食堂,我知道,这怕是我与民大的最后一面了。我与民大的关联,就要被我亲自砍断了。这期间我总是发布一些丧丧的言论,觉得无聊觉得无趣觉得没意思,我的朋友们甚至担心我会不会有抑郁倾向。
(原本以为,我和民大再无关系)
生活难测,对于我们家,格外困难,人生中第一次经历了亲人的离去,妈妈说,姥爷在她心里挖了一块肉出去,现在提起,还是满眼泪水。我还是准备了一个多月的复试,也没有什么结果;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如之前,必须时常输液。我本以为,我只要有满腔热忱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的,是我太天真了。
08故事八:事不过三,最后再试一次
“我不会再考了”,是我年上半年说的最多的话,我真的累了,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以前时常去旅行的我也很久没有安心出去逛逛了。我觉得考研在摧毁我的自信和精神,我不敢也不愿再一次从头开始了,这整个过程对我来说太过耗神耗力。
这次的改变出现在民大夏令营通知出现之时,“欢迎往届生填报”,我突然觉得我不可以放弃,我的故事还没有写完,于是9月开始,我又一头扎入了这件事之中。只是这次,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这是我最后一次尝试考研了,事不过三,这就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拼命考研,无论成败,不再计较。
(这次,我换了一个方向的天空,继续仰望)我开始又给自己写信;我开始深深割开自己的伤口,去解剖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状况;我开始活得像台学习机器,心中只有每天的目标和任务,活在了打卡的本子上;我开始剪掉自己的七情六欲,尽量减少所有病痛的影响,可还是在12月犯了急性咽炎,每天一躺下就会咳嗽不止,后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候我脑子里还是不停地在背书,我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吵闹;我开始每天用背诵的音频做入睡音乐,用每一个起床和走路的空隙考自己一道背诵。规律、机械、毫无起伏,但是充实。
(年12月吃药的一小部分)唯一的崩溃在某一个晚上我听到了《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这首歌,我想起18年的那个复试失败的夜晚,也想起19年未进入复试冷漠的夜晚,我以为我和这世间美好一环也扣不上了,我的泪不受控的就滑下来了。
(所有专业课背诵过的资料)09故事九: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因为疫情,这个冬天格外漫长,所有的事情都按下了慢放。2月21日19点,我查到了我今年的成绩。“+”,在公布成绩前,我默念了一百遍分,我终于可以坦然地告诉奶奶我的分数了。
我不再浮躁、不再慌张、不再瞻前顾后、不再左顾右盼。时间很长,我准备好了简历、作品集等等,虽然最后无一能用,但我也并不太遗憾,做好我该做的就好。抽到了5月19日的次序,抽到了依旧很靠前的出场,只是我长大了,不会再被这些搞乱心情了。
(因为疫情而进行的网络复试现场)最让我开心的是,今年身边的朋友们,无论二战三战,坚持下来的大多都上岸了,我们的努力终究有被看到,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10故事十:幸得庇护,得以坚持有人说,会羡慕我这份潇洒和勇敢,我只摇头,我只是借助着你们的庇护,得以坚持。
我得以有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无条件的支持,我得以有老师的悉心指点和爱护,我得以有同学们朋友们的默默陪伴,我得以有学长学姐们的悉心教导,我得以有研友们的相互扶持,我得以有好朋友的惦记和鼓励、我得以有老朋友们的信息支持等等等等。
如此种种,幸得庇护。
考研路上,有无数的人被时间磨平了棱角,慢慢堕落直至放弃,也有无数的人在与自己的博弈中砥砺前进,与时间斗争、与心魔斗争,直到那一天来临!
这是我的故事
漫长也短暂
谢谢你的倾听
愿世间美好与
每个努力的人
环环相扣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