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建在上海东南角临港新区的上海天文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上海天文馆新馆俯瞰(引自该馆网站)
我对天文学的兴趣,其实比对化学和植物学的兴趣都早。初中是我最迷天文学的时候,全天88星座的中文名和拉丁名倒背如流(可惜,很多南天星座至今还没亲眼见过),四季能见到的亮星也基本都知道名字。虽然后来我对化学的兴趣胜过了天文学,但一直保持了对天文学的好奇心,大部分基础知识都知道,也一直在 我觉得天文学知识太适合用来写段子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传统思维,天上的事情,用来比喻人间的事情,在传统文化看来再自然不过了。现在的好多天文学科普,都是走壮丽路线,比如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多漂亮啊,长时间曝光拍摄的银河照片多雄伟啊,这种审美其实是西式价值观的产物。我总觉得,我们还应该有另一种更接近本土风格的天文学科普(或者不叫科普,就叫段子)。现在到处都在说要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古籍记载了那么多借天象说人事的“阴阳怪气”的故事,这种流派如果不弘扬一下,那真是太可惜了。
以下18则天文学段子,大都是我这几年在微博上陆陆续续发表的,现在汇总起来,略加修改,以此热烈祝贺上海天文馆新馆开放。
1
那种有两个按钮的抽水马桶,我一直以为凹下的按钮像月亮,凸出的按钮像太阳,月亮比太阳小,所以水量也小。原来是反的……
2
才知道前一阵子有一个“任意门”的梗。一个网友说,如果他有《哆啦A梦》里的那种任意门,那就可以工作在北京,住在鹤岗了。然后大家笑他梦想太小。我真觉得这有什么好嘲笑的,多善良啊。真碰上一个邪恶的,一边喃喃自语,世界毁灭吧,赶紧的,累了,一边把任意门那边开在太阳中心,一千五百万度高温瞬间传导过来,看你们还笑不笑。
3
现在的后生真是可畏,害起人来,让我们这些中老年人战栗不已。比如今年四川大学的暑假军训,一群不到20岁的年轻人无师自通学会举报,男生举报女生训练不积极,第二批次举报第一批训练不足、吃饭太早,最后就是所有人都好过不了。我们老说青年人是七八点钟的太阳,你看才七八点钟就这么厉害了。这要到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还不得把地球表面晒出锡或铅的湖泊来。
4
看到微博上在讨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真是毫无必要。正月十五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佳节,正月十六算什么?良宵佳节,月亮一定最圆,难道连这点自信都没有?我觉得上海上空的老天爷,今年就比较聪明:管你十五十六,统统阴天,压根看不见月亮,也就省得比来比去。
5
充满智慧的古人,早已经给将来在月球或火星上种的蔬菜造好了专用字:
6
将来如果中国天文学界要发射探测彗星的航天器,我希望可以用某些微博大V的名字命名。因为彗星和这些大V的粉丝有相似之处:看上去硬梆梆的一大坨,但大部分成分是水。
7
天文学上老说红巨星是恒星一生中的老年阶段,大质量红巨星发生的超新星爆发代表了恒星的死亡。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不太恰当。其实对很多人来说,红巨星相当于他们的高中阶段,而超新星爆发相当于高考,是他们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之后的中子星或黑洞才代表了他们从18岁开始的余生,暗淡,死寂,只有在机缘巧合能吞一点星际物质,或者从邻近的恒星那里盗取一点气体的时候,才能趁机做为新星短暂闪亮一下,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8
我以前说过,新浪微博之类公共社交平台,就像是一个晴朗无月也没有光污染的澄净夜空。你站在地面上抬头向上望去,看见满天繁星,它们就是各式各样的用户和大V。当然恒星也分类型,宇宙中大多数恒星处在主序星阶段,状态比较稳定、正常,但这样的恒星往往比较暗。比如我们的太阳,从几十光年外看去就成了四五等星了,再远一点就看不到了。于是你在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恒星很多都不太正常,它们偏离了主序星状态,有的甚至将要到达生命的终点。
微博用户和大V也正是这样,很多人都不是常人,所以你能看到有上千万水粉且打死也不认错的女学生鸦片,有把某药酒名设成触发词自动把评论的人拉黑的二等功获得者,有丁忧期间还不忘叼盘的小报总编,还有痛骂转基因和知识分子以至跑到香港毁坏蔡元培墓的红色基要主义者。
所有这些不太正常的恒星,都通过微博这个晴朗无月也没有光污染的澄净夜空,让我们用肉眼也能看到。
9
年10月,参宿四突然变暗,网上都传说它要爆炸成超新星,后来又突然变亮,但没有炸,只是恢复正常了。
猎户座的主体部分(左上角红色亮星即参宿四)(IgordaBariWikimedia,CCBY4.0)参宿四属于猎户座,猎户座光辉灿烂,亮星极多,这不是巧合,因为其中好几颗亮星(比如腰带三星)都是由同一团分子云孕育而成的,都属于“猎户座OB1星协”,参宿四也是从这个星协甩出去的。
从智慧生命的角度看,用猎户座这一片分子云造出这些光谱型为O型或早B型的亮星,是很大的浪费,因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质量巨大,光度很高,燃烧极快,几千万年就烧完了,陆续都会炸成超新星,参宿四只是先炸一步而已。浪费了那么多氢,结果才亮这么短的时间,不仅在它们周边根本无法发育智慧生命,爆炸放出的射线还会对附近其他恒星周边可能存在的生命造成毁灭性打击。
一直要等这些亮星都炸完之后,这团分子云形成的恒星中剩下那些较小、较暗但较长寿的恒星周围的生命才有了较多的存续机会。这就像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总得狠狠浪费掉一大堆,把地球搞出严重的人为温室效应,才能稍微得到一些合理的利用一样。
10
以前只背过全天最亮的21颗恒星的名字,今天突然想到,第22颗是什么?查了一下,是大犬座的弧矢七,正好1.50等,当之无愧的二等星之首。有趣的是,弧矢七以前离太阳系更近,在万年前才34光年远,亮度达到-4等。目前最亮的天狼星(也是大犬座)比它差远了。弧矢七就像周杰伦;而天狼星就像蔡徐坤,粉丝嚷嚷着不刷榜了,但现在仍然是渣浪明星超话的第一位。
11
质量远大于太阳的恒星,在核心的氢烧光之后,开始进行氦燃烧。恒星也就结束了主序星阶段,逐渐演化为红超巨星。等到核心的氦也烧光,又开始依次燃烧碳、氧、硅等,前一阶段的核反应则顺次迁移到外层继续进行,从而形成下图中这种一层套一层的“洋葱头结构”。
大质量红巨星的“洋葱头结构”简图(NASA网站图片) 图中自外向内依次是氢(H)、氦(He)、碳(C)、镁(Mg)、氧(O)、硅(Si)和铁(Fe)。这个现象告诉我们,看人要看内心。光看聚变区的最外层,还在烧着氢,你还以为这人像原来一样单纯呢,其实内心都已经迭代黑化好几次了。
12
年12月,中国首次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有了名字,选用的是一位中学生从中国神话中选的人物名称:恒星叫“羲和”,行星叫“望舒”。有位天文学者对此吐了几句槽,就被骂他的评论和转发湮没了。
我看了一下新闻,这个羲和星居然还不是主序星,而是红巨星,已经处在恒星的晚年阶段。用中国神话中的角色命名,是想说中国文化从传说中的上古时期就已经处在衰退将亡的阶段吗?要是我的话我就用日本的神武天皇或美国的华盛顿来命名,咒死他们丫的。
13
如果牛郎和织女是银河系中河鼓二和织女一这两颗恒星,那么王母娘娘是什么?银心黑洞?
14
从天体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散是满天星”(显然这里说的星都是恒星),那就不可能“聚是一把火”。都聚起来会因为质量太大而坍缩成黑洞。
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图片——M87星系中心黑洞(欧洲南方天文台,CCBY4.0)15
感觉物理学的确定性可以创造很多典型的隐喻。比如黑洞,一旦越过视界,只有坠向奇点的唯一结局。有的人是近乎笔直坠落,后来人即使竭力吸取他的教训,也只不过是坠落得慢了一点而已。
16
如果官员每贪1元,我们就能坐上时光机器,往前追溯一年,那么《环球时报》的胡锡进老师当年挪用公费去波兰旅游用掉的多元,可以让我们回到仰韶文化时代,彻底解决濮阳西水坡龙虎图案是真迹还是后人伪造的悬案。而只要8个赖小民,就能让我们回到亿年前,见证大爆炸之后刚刚诞生的洪荒宇宙。
17
同样是个人恩怨、人际之间鸡毛蒜皮那点事,发生在你身上就毫无价值,发生在明星身上就万人围观,天天热搜。就好比同样是量子波动,发生在你体内的就毫无影响,但发生在宇宙暴胀时期就可以在几亿年后深刻地影响星系和星系团的分布格局。
18
根据超弦物理学的M理论,时空是十一维的,但在大爆炸之时,有七维都内卷了。剩下的四维时空,仍然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宇宙和地球生命。
科学让你不再害怕内卷。
刘夙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nxingyea.com/rybw/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