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浙大班长会企业走访“卢艺”文化创意
钱塘自古繁华,
又以东南形胜。
如今钱江两岸,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商贾贵胄如云,
黄金闹林地有一方静谧场所——盧藝。
年8月26日,受浙大班长会主席团委托,本次活动由钱塘汇承办,钱塘汇区区长卢熔芳牵头组织,班长会走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的,品赏百年传承、非遗之作--卢家工艺,聆听世界茶联合会理事、“点茶”非遗传人范俊雯老师讲解《宋画里看茶文化》,品饮宋茶。
一进盧藝,大家便被各种精雕细刻的银壶银器吸引,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宝库,银器自古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历代均以“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此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卢熔芳细心讲解盧藝的每一把银壶从第一道程序毛料的选用到壶的生成,须经数十工序,涉数百工具,历数万次精敲细击,心、手、力通融合一,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倾心打造,始成银器。
从祖辈开始打制手工银壶的盧藝,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精湛的银壶作品更是让卢家工艺荣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证。
锡器发展于五代,盛于明清至民国。《金华市志》在其“生产习俗”中载:“金华手艺工匠以永康、东阳最为著名,称‘百工之乡’。祖籍东阳的卢熔芳,以锡艺为始,祖辈开始手工打制银壶,一脉相传的匠心工艺,目前是非遗手艺的三代传人,厚积薄发、独具匠心、温文尔雅的卢熔芳又被圈内人称“宝姐”。
器者,心之相也。“宝姐”家的银壶器具,倾心打造,设计极简,雕刻细腻,自然古朴,秀丽灵动,亮如镜,声如钟,景如画,集装饰性与实用性于一身,别具特色的人文、科学、经济价值,可珍藏、可传世!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西湖十景”之名,肇始于南宋,承载杭州数千年的文化记忆,盧藝聘美院老师及工艺美术大师设计了“西湖十景”银壶。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当西湖十景遇上同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手工银壶,两者会擦出怎么的火花呢?“宝姐”热忱欢迎大家到杭州市上城区飞云江路大名空间的盧藝品茶赏宝,班长会成员可享特别优惠哦!
作为中国美学的最高峰,宋代是无数文人雅士的向往,在那个无比的讲究和梦幻的时代,茶无疑是他们最好的精神寄托之一,将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在其中糅合,迸溅出中华文明历史上最耀眼的火花,成为后世者只能望其项背的巅峰。
那么,宋代的茶文化究竟有多美,有多么的不可逾越?
请听世界茶联合会理事、“点茶”非遗传人范俊雯老师为我们娓娓道来: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是中国茶业与茶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茶文化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对日本茶道的形成有着深切的影响。
经过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宋人饮茶习俗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点茶、斗茶、分茶、茶百戏”,名目繁多的茶事、茶艺活动争奇斗艳,令人眼花缭乱。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亲自著有茶书《大观茶论》。
▲赵佶《文会图》(北宋)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幅茶画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之热烈,其人物神态之逼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真实写照。
在北宋,上至皇帝下至平民,茶都是他们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宋朝人不仅品茶,还喜欢斗茶,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叫斗茗。每年清明节期间,春茶新鲜出炉,名流雅士们便开始了斗茶比赛。斗茶者拿出自己淘来的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比赛以茶品相、水质、茶具以分高下,斗茶时还要吟诗作赋做行茶令,展现自己对茶的热衷。
那么让我们来到宋代街头茶市——《茗园赌市图》
▲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南宋)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图中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杯品茶的。右边有一挑茶担者,专卖“上等江茶”。旁有一妇拎壶携孩边走边看。描绘细致,人物生动,一色的民间衣着打扮,这是宋代街头茶市的真实写照。
从精致的宋代回到现代,范俊雯老师为大家表演点茶,她灵秀温婉的气质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围坐四周,欣赏她的一颦一簇,一起一落。
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小杯从大宋穿越而来的茶。袅袅茶香浮动,回味唇齿之间,实在是一种享受。茶香还在环绕,让人意犹未尽。
古人云“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银器自古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历代均以“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其《茶经》云:以银制壶且雅且洁,既可完整保持茶之原味,且用之恒久,但很奢侈。
盧藝的银壶造型饱满,壶嘴和壶身一体打出,出水顺畅无涎水。每个壶的锤纹都是不一样的,是唯一的;壶纽与壶身协调、和谐;亮如镜,声如钟,自然古朴,均可细细把玩。
盧藝是班长会的双创基地,班长会成员购盧藝银壶可享特优价。
班长会执行主席、外联发展部部长沈晓亮受班长会主席团委托出席本次活动并授予盧藝“浙江大学班长会盧藝空间双创基地”奖牌。
▲班长会执行主席、外联发展部部长沈晓亮向盧藝授牌
感谢热忱的“宝姐”为我们提供盧藝,感谢范俊雯老师为我们分享“宋茶”、欣赏“宋朝点茶”,让我们感悟美,遇见美。
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很多,感谢每一次的遇见,感谢遇见的每一个你。
范俊雯:
世界茶联合会理事,“点茶”非遗传承人,国家茶艺技能鉴定考评员;国家一级茶艺技师,国家一级评茶师,浙江树人大学茶文化教师,杭州上城区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及特聘教师。
卢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卢艺文化是一家专注于传承家族银器手工艺的文化传播公司,由手工银器系列产品,“卢艺”空间和“百年卢艺”品牌构成,卢艺,即卢家工艺,主要进行日常器皿的手工打造。至今,浙江东阳的卢家手工艺传承已经有百年历史,其锡器制作更是在近几年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证。
摄影
葛宝剑
编辑
羊元康
浙大班长会
简介:成立于年1月,至今成员逾人,由七大服务板块及秘书处组成。该组织汇聚了浙大各类企业家研修班的组织成员,同时联系近两万名事业涉及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学员,是一个交流、学习和沟通的非盈利性联谊组织。
宗旨:互联互通,互助互赢。发扬浙大求是精神,共谋睿商创新发展;搭建同学平台,结伴同行致远。
作用:一个代表各班联络情感、传递信息、分享经验、加强协作、共谋发展、回报社会的重要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