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动人心弦,受到众多旅游爱好者青睐。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呼伦贝尔的文旅产业同样面对重重挑战。市场主体在想什么,准备做什么?新形势下文旅产业如何调整发展路径?
春看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夏享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秋赏五彩斑斓的千顷层林,冬观气势磅礴的茫茫雪原……走进呼伦贝尔,四季皆可入画,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不少旅游爱好者的旅游首选地。
呼伦贝尔市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其旅游重要节点均为口岸城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为严重。对此,当地积极出台一系列有效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草原游”逆势升级。
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1万人次、收入46.97亿元,过夜游人数.02万人次、收入36.47亿元,一日游人数.08万人次、收入10.5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过夜游人数和过夜游收入3项指标均居内蒙古首位。此外,一日游发展迅猛,旅游人数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和.4%。
在困难与变化中,呼伦贝尔的旅游从业者们都做了些什么?是如何探索新形势下文旅产业发展路径的?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走进呼伦贝尔。
精耕深度体验旅游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东北部,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北部和西北部与俄罗斯接壤,西部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拥有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河流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唯一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要问当地人哪里的草原最美,他们会告诉你“莫尔格勒河景区”。该景区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地势平坦开阔,莫尔格勒河道迂回曲折,两岸水草丰美,是草原旅游打卡必选地。“以往,景区的年接待量常破百万,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游客人数大大减少。随着自由行游客增多,消费需求也随之变化,游客越来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inxingyea.com/pzff/1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