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下遍地金”
“一地黄叶碎如金”
…………
古刹寺院内、金瓦红墙外、街边路旁……
你有没有被那耀眼的金色惊艳到?全身是宝的活化石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银杏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银杏树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银杏叶、银杏果及其制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
中药·银杏叶
《日用本草》
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的干燥叶。
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
味甘、苦、涩,平。归经归心、肺经。
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
用于肺虚咳喘,以及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
煎服9~12g,或制成片剂、注射剂。
有实邪者忌用。
银杏叶的现代研究
银杏叶含有3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酚类、各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这些成分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支气管和抑菌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银杏叶在以往的本草之类药书中记载较少,直到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发和筛选天然药物时才发现银杏叶可贵的药用价值,致银杏叶脱颖而出,并迅速跻身于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列。
银杏叶中有重要药理活性作用的成分有两大类:银杏黄酮甙和银杏苦内酯。
银杏苦内酯银杏苦内酯可选择性的抵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人体内一种很强的可引发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内源性活性物质,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引起中风、心肌梗塞的隐形杀手,危险性很高,而银杏苦内酯则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克星。
银杏黄酮甙银杏黄酮甙具有对付自由基的高强本领。银杏黄酮甙已被证实能有效地对抗和消除自由基,并起到延缓衰老的良好作用。研究发现银杏叶可用于预防和医治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尤对帮助恢复和改善记忆力作用明显。
银杏苦内酯和黄酮甙两者有协同作用,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血液循环,在缺氧情况下保护脑和心肌细胞。另外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故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以及脑震荡、脑外伤后遗症等患者均有较为良好的功效,且一般少见出现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如黄酮类、萜内酯类要经过严格的工序提炼才能发挥作用,不是泡水就能出来的。并且银杏叶中含有毒性物质银杏酸,用未加工的银杏叶泡茶也会中毒。因此,最好不要自己加工银杏叶用做茶饮。
银杏叶制剂可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再摄取和分解代谢,或干扰神经递质与膜受体的结合能力,可能会对精神类药物产生拮抗作用。如银杏叶制剂中的银杏内酯易降低药物疗效,引起癫痫发作。同时,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尽量避免合用银杏叶制剂,如必须合用,则需检查血象、肝功能、血药浓度等,防止发生毒性反应。
部分内容摘自《人民健康网》《中国药典》《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对策》
医院供稿
审阅:张于灿
核发:钱军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