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这家公司的产品在几年前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在农村,平时走亲访友都会用到。它是颠覆和改写植物蛋白饮料历史和格局的企业,从一个地方品牌一路发展走向全国,走出了低谷、迈向了0到亿的辉煌业绩。说到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这家企业,就是养元饮品。因为其简单粗暴的宣传,加上东风吹来,将六个核桃打造成家喻户晓的产品,那句经典的广告词:“经常用脑,就喝六个核桃”深入人心。但是火爆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问题的产生,养元饮品也从山顶上被推了下来。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家公司。
本文所有内容均是产业研究和公司研究的案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另外还有三点值得注意:
1.短期价格波动几乎不可预测。但巨大利益驱使下市场上会充斥神预测。
2.再好的生意,如果基本条件发生大的变化,也有失败的风险。
3.估值过高的好公司,随着流动性收紧,如果利润增长没有达到预期,也有可能长期回调。
首先讲公司前先看一下公司所处的行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核桃乳饮品属于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年行业规模为亿,年有所下降,年因为疫情原因继续下降,行业的增速似乎已近见顶,这与白酒行业很类似,但略有不同的是,随着健康理念的升级以及二胎、三胎的实施,行业还是可以看见高的增长的。机构预计到年,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目前国内植物蛋白饮料市场还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核桃乳头部企业为养元饮品,杏仁露中有承德露露,椰汁中有椰树牌椰汁,豆奶中有维维股份、豆本豆等等,目前并没有出现很大规模的领军企业。就像白酒企业中的茅台,未来也是可能出现的。
本文主要从三大方向来讲解,分别是养元饮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鲜明耀眼的过去
“六个核桃”的母公司叫养元智汇,养元智汇原先叫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建于年,是衡水电力实业总公司和衡水电业局劳动服务公司一起凑钱成立的,万元注册,属性是国有企业。年,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更名为养元保健饮品有限公司。改完名字,养元智汇并没有迎来好日子。年,经营不善的养元智汇欠了银行万的烂债,破产是分分钟的事。在政府的干预下,这个烂摊子转手给衡水老白干集团。因为衡水老白干是卖白酒的,养元智汇的保健品不待见,成为可有可无的辅助产品。很快,衡水老白干就做不下去了,年,养元智汇二度“卖身”,姚奎章接起了重任。起初,养元旗下的产品包括八宝粥、核桃乳、饮料等15个品类,但反响平平,没有一个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更没有资格和娃哈哈、银鹭这类一线品牌同台竞争。为了突出重围,姚奎章费尽苦心,用三个月的时间不停走访调研。无论是商场还是小卖部,姚奎章发现牛奶、椰汁、矿泉水琳琅满目,唯独核桃乳默默无闻,并且主打养颜的饮品居多。于是,他决定做差异化的‘健脑益智’,主打核桃乳市场。
年的六个核桃主要销售地区仅仅是河北及周边多个县级市场,谁也没料到年的三聚氰胺丑闻事件,消息一出,整个行业销量犹如股市崩盘一般跌至谷底,没有消费者愿意喝牛奶了,买牛奶送礼的更是没有。风口浪尖之时,姚章奎抓住时机,将目标扩大到整个河北。持续6个多月的广告轰炸,在河北农民频道推出了《六个核桃大地欢歌》,同时,《燕赵晚报》每周进行节目精彩预告。出租车、移动电视全天7次活动花絮展播,公交车站宣传海报铺天盖地。红色礼盒的:“六个核桃”,当年销量就突破了3亿元。之后的营销投入更加阔绰,连续砸钱冠名了《最强大脑》、《挑战不可能》、《今晚80后脱口秀》……益智类现象级栏目。
养元饮品花了十几年从几千万做到了百亿的营收,当时也是轰动了整个快销市场。
二、今非昔比,仍力求创新
这家公司从18年开始下滑,去年是个低点。叠加上疫情的影响,整个数据都很差。虽然已经没有往日的辉煌,但今年过年发现六个核桃的产品出现的比较频繁,就去调查了一下那些批发商的情况,发现有一些经销商今年货都订不过来。
从数据上来看,年净利润28亿,当时给的估值是差不多亿,年第一季度7.4亿净利润,估值也是多。但两个时间节点对未来的预期完全不同。18年上市,当时我记得有个负面新闻就是主打产品六个核桃功效无用,核桃乳的成本不如瓶身的成本高,再加上许多山寨版产品的出现,投资者对未来销售的预期还是比较悲观的。但现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对六个核桃的销量还是有信心的,包括他推出了一些高端产品,比如六个核桃,加上签下了红牛北部地区代理商等等。还有它“农村包围城市”的一个战略,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楼宇广告中都可以看到养元饮品的出现。
三年的时间,公司估值没变,但信心不同。
像养元现在的标签就是功能性饮料,对客户的教育也很成功,补脑和六个核桃,补充能量和红牛。从公司本身来看我觉得他已经脱离了曾经的困境。
三、展望未来
某些企业的成功依赖于某种特殊的历史条件或者场景,随着商业变革,这些企业领导者自身的能力并未随同进化,基本停留在原地,导致企业没有能继续引领行业发展,甚至没能跟上行业进步。六个核桃的成功可以说是实力加运气,要想延续公司的辉煌就必须进行创新,打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财务数据:
从年各项数据都在走弱,去年的疫情更是让公司雪上加霜,但前几天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的业绩超预期。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1亿,同比增长91.27%,归母净利润11.59亿,同比增长63.85%,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11.75亿,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4.21亿,同比增长.76%。增长这么高一个原因是去年因为疫情导致基数低,还有就是公司推出的产品以及原来产品的升级,今年4月推出的高端产品“六个核桃”、高考“加油罐”等等。
产品的销售离不开渠道和经销商,尤其是快销品。二季度公司新增了37家经销商,整体经销商达到了近家,同时也加大了线上的宣传,在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都有宣传。中报显示的合同负债有所增加,商家备货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渠道端也反映库存有所下降,都在向向好的趋势发展。
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整体保持稳定,特别是30%多的净利率可以与白酒公司媲美。
公司的研发投入从年开始也是有巨大的提升,这也可以看出公司想要摆脱困局,推陈出新。
公司的负债率也是比较低。
风险:
1.股权投资
公司5月20日,养元饮品发布关于参与投资设立私募基金的公告。据公告披露,养元饮品以自有资金出资29.97亿元与北京闻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私募基金,养元饮品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金额占基金总规模的99.9%。
该新设私募基金规划的投资范围除了食品饮料及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优秀企业,还包括高科技领域的半导体芯片、存储、大数据等企业。虽然养元饮品是现金奶牛,这30亿也是自有资金,但这一行为感觉有点不务正业。
2.新产品销量不及预期
公司在今年4月推出了高端产品“六个核桃”,利乐包装的植物奶新品——每日养元系列预计9月份将正式面世,这一单品将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力的新大单品系列。如果这些新产品的销量不及预期,也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
3.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的负面消息
未来不排除有出台过度宣传的政策,届时会对养元饮品造成一定的影响。
资料来源:
兴业证券研报
太平洋证券研报
前瞻产业研究院
大家好,我是食品饮料研讨君。如同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力量的推动,食品饮料行业的更新迭代也是需要多家公司共同努力,才能带来一次次的消费升级。现在无论是房地产政策、教育政策、第三次分配政策、三胎政策等等都是为了人民幸福,促进消费市场。我的愿景就是深耕消费这一领域,为投资者挖掘行业机会,深入浅出地分析行业中的龙头公司,进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消费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若想在这个领域分到一杯羹,眼光必然要放得长远,不能只